2021知到答案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 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
第一章 章节测试
1、选择题:石油中碳和氢累计含量的平均值约为 。
选项:
A:87.5%
B:97.5%
C:51%
D:67%
答案: 【97.5%】
2、选择题:一般,源于陆相烃源岩的石油具有以下特征?
选项:
A:Ni/V 等于 1
B:V/Ni 等于 2
C:V/Ni 大于 1
D:Ni/V 大于 1
答案: 【Ni/V 大于 1】
3、选择题:石油中的钒卟啉和镍卟啉属于( )。
选项:
A:含硫化合物
B:含氧化合物
C:烃类化合物
D:含氮化合物
答案: 【含氮化合物】
4、选择题:关于石油的颜色,下面那句比较准确 。
选项:
A:大部分为黑色
B:只有黑色
C:绿色
D:无色
答案: 【大部分为黑色】
5、选择题:原油中芳香烃和非烃化合物的含量与原油比重之间关系一般为 。
选项:
A:负相关
B:正相关
C:无关
D:正线性关系
答案: 【正相关】
6、选择题:API度小于10的流体,属于以下哪一类( )。
选项:
A:重质油
B:地层水
C:轻质油
D:水
答案: 【地层水】
7、选择题:干气中C+2含量一般定义为 。
选项:
A:>5%
B:>2%
C:<5%
D:<10%
答案: 【<5%】
8、选择题:按相态分,聚集型天然气有( )
选项:
A:气顶气
B:油溶气
C:气藏气
D:凝析气
答案: 【气顶气;
气藏气;
凝析气】
9、选择题:固态气水合物的发育环境属于 。
选项:
A:高压、高温
B:低压、低温
C:高压、低温
D:深海
答案: 【高压、低温;
深海】
10、选择题:水中氯、钠和镁三个离子的离子毫克当量浓度比:(Cl-Na)/Mg小于1且大于0,该油田水是何种类型油田水?( )
选项:
A:碳酸钠钠型
B:氯化钙型
C:氯化镁型
D:硫酸钠型
答案: 【氯化镁型】
11、选择题:生物标志化合物又称指纹化合物,是油源对比的标志,但不能指示石油的有机成因。( )
选项:
A:错
B:对
答案: 【错】
12、选择题:海相石油含硫量低,陆相石油含硫量高。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错】
13、选择题:一般,石油中烷烃含量高、溶解气量多、温度高,则石油的粘度低。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对】
14、选择题:气藏气和气顶气属于干气,油溶气为湿气。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错】
15、选择题:油田水的类型以CaCl2型为主,次为Na2SO4型。( )
选项:
A:错
B:对
答案: 【错】
16、选择题:按照油气无机成因说,地壳内的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。( )
选项:
A:错
B:对
答案: 【错】
17、选择题:I型干酪根富含类脂化合物,直链烷烃多、高氢低氧、生油潜力大。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对】
18、选择题:蒙脱石型粘土矿物最主要的无机盐类催化剂,活力强;主要在成岩中晚期起作用。( )
选项:
A:错
B:对
答案: 【对】
19、选择题:有机质向油气的转化是在适宜的地质环境里,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。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对】
20、选择题:深部高温生气阶段的主要产物是干气甲烷和凝析气。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错】
第二章 章节测试
1、选择题:储集岩的基本特性有( )。
选项:
A:粒度粗
B:孔隙性
C:渗透性
D:埋藏浅
答案: 【孔隙性;
渗透性】[$]
2、选择题:有效孔隙度与总孔隙度之比 。
选项:
A:小于1
B:大于0.8
C:小于2.0
D:大于1
答案: 【小于1 】
3、选择题:砂岩中油、气、水三相共存时, 水的有效渗透率具有以下特点( )。
选项:
A:小于砂岩的绝对渗透率
B:小于油的有效渗透率
C:等于石油的有效相渗透率
D:大于气的有效渗透率
答案: 【小于砂岩的绝对渗透率】
4、选择题:储层毛细管压力曲线中饱和中值压力越大,其平均孔隙度 。
选项:
A:没有关系
B:越小
C:越大
D:为50%
答案: 【越小】
5、选择题:孔喉的分选性代表孔喉大小分布的均一程度,岩石的分选性越 ,岩石的孔隙结构越均匀,毛细管压力曲线平台就越 ;分选差则曲线呈斜线。
选项:
A:好,长
B:差,短
C:好,短
D:差,长
答案: 【好,长】
6、选择题:储集层之所以能够储集和渗滤油气是因为具有孔隙性和渗透性。( )
选项:
A:错
B:对
答案: 【对】
7、选择题:相渗透率随该相在岩石孔隙中含量增加而增加,该相流体含量达到100%时,对该相流体的相渗透率等于岩石的绝对渗透率。( )
选项:
A:错
B:对
答案: 【对】
8、选择题:储层的毛细管压力曲线中,排驱压力(Pd)越大,储层物性一般越差。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对】
9、选择题:对于碳酸盐岩储层,原生孔隙越发育越易形成次生孔隙。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对】
10、选择题:气藏比油藏对盖层的要求更严格。( )
选项:
A:错
B:对
答案: 【对】
第三章 章节测试
1、选择题:不同时期,初次运移的相态不同,生油高峰阶段的运移相态为( )。
选项:
A:以游离油相运移
B:以气溶油相运移
C:以游离气相运移
D:水溶相运移
答案: 【以游离油相运移】
2、选择题:一般认为微裂缝系统排油时,石油主要呈何种相态?
选项:
A:胶体溶液
B:分子扩散
C:连续相和混合相
D:分子溶液
答案: 【连续相和混合相】
3、选择题:初次运移的动力包括( )。
选项:
A:流体热增压作用
B:有机质的生烃作用
C:压实作用与欠压实作用
D:粘土矿物脱水作用
答案: 【流体热增压作用;
有机质的生烃作用;
压实作用与欠压实作用;
粘土矿物脱水作用】
4、选择题:烃源岩发生温度增加时对排烃有什么影响?
选项:
A:有利于排烃
B:可能不利
C:无影响
D:不利于排烃
答案: 【有利于排烃】
5、选择题:在烃源岩与储集层(或输导层)相邻的部位排烃效率 ,而越向烃源岩中心部位排烃效率越 。烃源岩中能够有效排出烃类的厚度称为排烃厚度。
选项:
A:高 高
B:低 高
C:低 低
D:高 低
答案: 【高 低】
6、选择题:油气二次运移的运移通道( )。
选项:
A:干酪根网络
B:连通的储集空间
C:断层
D:不整合面
答案: 【连通的储集空间;
断层;
不整合面】
7、选择题:圈闭的组成部分包括: ( )
选项:
A:储集层
B:侧向遮挡物
C:盖层
D:生油层
答案: 【储集层;
侧向遮挡物;
盖层】
8、选择题:常用来度量圈闭最大有效容积的参数包括: ( )
选项:
A:构造幅度
B:闭合高度
C:溢出点
D:闭合面积
答案: 【闭合高度;
闭合面积】
9、选择题:
下列对含油边界描述不当的是 ( )
选项:
A:油–水界面与储层顶面的交线
B:油–水界面与储层底面的交线
C:外含油边缘
D:内含油边缘
答案: 【油–水界面与储层顶面的交线;
内含油边缘】
10、选择题:油气藏形成基本地质条件主要包括: ( )
选项:
A:充足的油气来源
B:必要的保存条件
C:有效的圈闭
D:有利的生储盖组合
答案: 【充足的油气来源;
必要的保存条件;
有效的圈闭;
有利的生储盖组合】
11、选择题:油气沿微裂缝的运移呈幕式涌流方式,有间歇性、脉冲性、多期性、周期性特点。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对】
12、选择题:初次运移的方向,微观上,泥岩向砂岩运移;宏观上,由深部向浅部,由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运移。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对】
13、选择题:浮力是二次运移的动力。( )
选项:
A:错
B:对
答案: 【错】
14、选择题:在岩性、岩相变化较大的地区,同时又缺乏断层和不整合面等其它运移通道,油气不可能进行长距离的运移。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对】
15、选择题:溢出点是指流体充满圈闭后,开始向外溢出的点。( )
选项:
A:错
B:对
答案: 【对】
16、选择题:背斜圈闭的闭合高度与构造幅度是相同的概念。 ( )
选项:
A:错
B:对
答案: 【错】
17、选择题:一个油气藏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。 ( )
选项:
A:错
B:对
答案: 【对】
18、选择题:生油岩的排烃效率越高,越不利于油气藏的形成。 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错】
19、选择题:圈闭距离油源区越近,其有效性越高。 ( )
选项:
A:错
B:对
答案: 【错】
20、选择题:油气藏内的水动力条件对油气藏保存具有一定影响。 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对】
第四章 章节测试
1、选择题:断层圈闭属于何种圈闭?( )
选项:
A:复合圈闭
B:不整合圈闭
C:岩性圈闭
D:构造圈闭
答案: 【构造圈闭】
2、选择题:依据平面形态类型,断层油藏的类型有( )
选项:
A:岩性尖灭线与倾斜地层组成的油气藏
B:弯曲或交叉断层与倾斜地层组成的油气藏
C:两条弯曲断层两侧相交组成的油气藏
D:断层与鼻状构造组成的油气藏
答案: 【弯曲或交叉断层与倾斜地层组成的油气藏;
两条弯曲断层两侧相交组成的油气藏;
断层与鼻状构造组成的油气藏】
3、选择题:地层超覆油气藏分布( )。
选项:
A:与不整合无关
B:在不整合面之下
C:在不整合面之上
D:断层附近
答案: 【在不整合面之上】
4、选择题:不整合圈闭属于( )。
选项:
A:地层圈闭
B:构造圈闭
C:岩性圈闭
D:复合圈闭
答案: 【地层圈闭】
5、选择题:水动力—背斜油气藏属于何种油气藏?
选项:
A:岩性油气藏
B:复合油气藏
C:构造油气藏
D:不整合油气藏
答案: 【复合油气藏】
6、选择题:地层超覆不整合油气藏具有以下特点( )。
选项:
A:不整合面与储集层相切并遮挡油气
B:储集层位于不整合面之上
C:分布在盆地斜坡边缘带、古隆起(凸起)的周缘
D:储集层位于不整合面之下
答案: 【不整合面与储集层相切并遮挡油气;
储集层位于不整合面之上;
分布在盆地斜坡边缘带、古隆起(凸起)的周缘】
7、选择题:背斜型水动力油气藏( )。
选项:
A:构造高点含油气性最好
B:油水边界水平
C:由水动力和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
D:含油范围与构造等值线平行
答案: 【油水边界水平;
由水动力和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】
8、选择题:地壳中油气田不是孤立存在,而是成带、成群分布的。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对】
9、选择题:向斜型油气藏一般是水动力油气藏。( )
选项:
A:错
B:对
答案: 【对】
10、选择题:油气藏是地壳中油气聚集的最小章。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对】
第五章 章节测试
1、选择题:评价井是在( )上以进一步查明油气藏为目的所部署的探井。
选项:
A:已经证实具有工业性油气的区块
B:已获得工业性油气流的圈闭上
C:有利局部构造
D:有利二级构造带
答案: 【已经证实具有工业性油气的区块;
已获得工业性油气流的圈闭上】
2、选择题:胶参2井属于( )。
选项:
A:地质井
B:预探井
C:评价井
D:参数井
答案: 【参数井】
3、选择题:定向井Ⅰ型井身剖面为浅造斜、单弯型,适合于( )。
选项:
A:有复杂选择题时的钻井
B:中深井和要求大水平位移的深井钻井
C:井斜角大、水平位移小
D:盐丘
答案: 【中深井和要求大水平位移的深井钻井】
4、选择题:松软地层比坚硬地层钻时低,疏松砂岩比致密砂岩钻时( ),多孔的碳酸盐岩比致密石灰岩、白云岩钻时( )。
选项:
A:低 高
B:低 低
C:高 低
D:高 高
答案: 【低 低】
5、选择题:气测录井中,油层的特征( )
选项:
A:总烃低、重烃低
B:总烃高、重烃低
C:总烃高、重烃高
D:无显示
答案: 【总烃高、重烃高】
6、选择题:钻时是每钻进一定厚度的岩层所需要的时间,其他影响因素不变时,钻时大小可以反映岩性的变化。( )
选项:
A:错
B:对
答案: 【对】
7、选择题:当钻到油层时,气测井的重烃含量和全烃含量都降低。 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错】
8、选择题:岩屑迟到时间等于从井口到井底,,再从井底返到井口所需的时间。
选项:
A:错
B:对
答案: 【错】
9、选择题:绘制岩心录井草图时,如果取芯收获率不等于100%,应该自每次取心上界自上而下绘图,长度与取心井段一致。( )
选项:
A:错
B:对
答案: 【错】
10、选择题:海上探井的编号与陆上探井类似,每个圈闭上的1、2号井为预探井,大于10号的井为评价井。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错】
第六章 章节测试
1、选择题:地层对比中,岩石地层学方法适用于( )。
选项:
A:所有地区
B:岩性变化较大、但有规律可循
C:河流相
D:岩相横向变化不大
答案: 【岩性变化较大、但有规律可循;
岩相横向变化不大 】
2、选择题:油层组以( )作盖、底层,且分布于同一岩相段之内,岩相段的分界面即为其顶、底界。
选项:
A:地层时代分界线
B:岩相段的分界面
C:隔层
D:较厚的非渗透性泥岩
答案: 【岩相段的分界面;
较厚的非渗透性泥岩】
3、选择题:在陆相盆地中,常见的油层对比标准层有( )。
选项:
A:煤层
B:稳定的湖相泥岩段
C:古地壤层
D:薄层碳酸盐岩
答案: 【煤层 ;
稳定的湖相泥岩段;
古地壤层;
薄层碳酸盐岩】
4、选择题:油层对比中,微电极曲线的优点( )。
选项:
A:能定性反映油层的储油物性
B:能明显反映标准层特征
C:能反映各级旋回组合特征
D:能清楚地反映各个薄层的界面
答案: 【能定性反映油层的储油物性;
能清楚地反映各个薄层的界面】
5、选择题:旋回–厚度对比油层的方法是在( )控制下,按照沉积旋回的级次及厚度比例关系,按步骤从大到小逐级对比,直到每个单层。
选项:
A:测井曲线
B:标准层
C:沉积旋回
D:不整合面
答案: 【标准层】
6、选择题:河流—三角洲地区,油层对比一般采用的对比方法( )。
选项:
A:岩性相似、厚度相近对比
B:岩性对比
C:沉积旋回—岩性厚度对比法
D:等高程时间章对比方法
答案: 【等高程时间章对比方法】
7、选择题:下面关于碳酸盐岩储集章,正确的是( )
选项:
A:同一储集章必须具有统一的水动力系统。同一储集章中的流体应具有相似的流体性质。
B:储集章的上下界面既可和地层章界面一致,也可与地层章界面不一致。
C:储集章的上下界面不受地层章界面的限制,
D:同一储集章必须具备完整的储、产、盖、底的岩性组合。
答案: 【同一储集章必须具有统一的水动力系统。同一储集章中的流体应具有相似的流体性质。;
储集章的上下界面既可和地层章界面一致,也可与地层章界面不一致。;
储集章的上下界面不受地层章界面的限制,;
同一储集章必须具备完整的储、产、盖、底的岩性组合。】
8、选择题:
沉积微相过程中,分析区域沉积背景,落实大相和亚相的主要依据包括()。
选项:
A:岩心资料
B:地震相
C:测井信息
D:试油资料
E:区域岩相古地理成果
答案: 【岩心资料;
地震相;
测井信息;
区域岩相古地理成果】
9、选择题:SP曲线的中高幅钟形代表( )。
选项:
A:自下而上水流能量减弱 自下而上物源供应减少
B:冲积扇的典型特征
C:曲流河点砂坝的典型特征
D:粒度正韵律
答案: 【自下而上水流能量减弱 自下而上物源供应减少;
曲流河点砂坝的典型特征;
粒度正韵律】
10、选择题:电测井成像图能够识别的沉积特征有()。
选项:
A:火山角砾
B:变形构造
C:沉积旋回
D:石英砂岩
E:生物扰动构造
答案: 【火山角砾;
变形构造 ;
沉积旋回;
生物扰动构造】
11、选择题:岩心相标志包括()。
选项:
A:岩石的颜色
B:岩石结构
C:断层
D:沉积韵律
E:沉积构造
F:岩石类型
答案: 【岩石的颜色;
岩石结构;
沉积韵律;
沉积构造;
岩石类型】
12、选择题:在陆相盆地中,古地壤层不能作为油层对比的标准层( )。
选项:
A:错
B:对
答案: 【错】
13、选择题:正旋回的特征,自下而上岩性由粗变细,反映地壳下降、水进,水体变深。( )
选项:
A:错
B:对
答案: 【对】
14、选择题:若河流相厚砂层只具有一个完整的正韵律,则该砂层为一次河流下切作用形成的,为一个时间章。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对】
15、选择题:在储集章的划分中,底、储、盖的上下界面不受地层章界面的限制,既可和地层章界面一致,也可与地层章界面不一致。( )
选项:
A:错
B:对
答案: 【对】
16、选择题:成因章砂体是指具有独特储层性质的最小一级砂体。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对】
17、选择题:齿状箱形SP曲线特征代表曲流河河道微相()。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错】
18、选择题:所有的测井倾角矢量图均能够用来分析沉积相类型。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错】
19、选择题:某井段岩性以中细砂岩为主,交错层理发育,具有明显的“二元结构”。自然电位曲线呈箱形—钟形组合,反映的沉积环境为曲流河相。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对】
20、选择题:小层平面图能够反映单油层在平面上的分布范围、有效厚度及渗透率的变化。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对】
第七章 章节测试
1、选择题:倾向基本相近,倾角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的一组矢量图,对应的矢量模式( )。
选项:
A:红模式
B:绿模式
C:黄模式
D:蓝模式
答案: 【蓝模式】
2、选择题:不对称背斜的测井倾角矢量图特征包括()。
选项:
A:缓翼地层绿模式
B:接近脊面红模式
C:陡翼地层绿模式
D:向陡翼过渡蓝模式
答案: 【缓翼地层绿模式;
陡翼地层绿模式】
3、选择题:断层的倾角矢量图特征( )。
选项:
A:断层带附近发生构造变形,倾角矢量图表现为红模式转变为兰模式
B:兰模式
C:断层面附近形成破碎带,矢量图呈现杂乱或空白模式。
D:红模式
答案: 【断层带附近发生构造变形,倾角矢量图表现为红模式转变为兰模式;
断层面附近形成破碎带,矢量图呈现杂乱或空白模式。】
4、选择题:井下地层的重复与缺失( )
选项:
A:地层倾角小于断层面倾角时,钻遇正断层,地层缺失
B:钻遇逆断层,地层一定重复
C:地层倾角小于断层面倾角时,钻遇逆断层,地层重复
D:钻遇正断层,地层缺失
答案: 【地层倾角小于断层面倾角时,钻遇正断层,地层缺失;
地层倾角小于断层面倾角时,钻遇逆断层,地层重复】
5、选择题: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()。
选项:
A:钻遇不整合,会出现区域性地层缺失
B:地层倾角小于断层面倾角,钻遇逆断层会出现地层重复
C:钻遇断层或不整合,断层面或不整合面两侧能找到对应的同一套地层
D:地层倾角大于断层面倾角、倾向一致,钻遇逆断层会出现地层重复
答案: 【钻遇不整合,会出现区域性地层缺失;
地层倾角小于断层面倾角,钻遇逆断层会出现地层重复;
地层倾角大于断层面倾角、倾向一致,钻遇逆断层会出现地层重复】
6、选择题:倒转褶曲、平卧褶曲与非对称背斜对应的倾角矢量图一样。( )
选项:
A:错
B:对
答案: 【错】
7、选择题:近距离内同层厚度突变说明一定钻遇了断层。( )
选项:
A:错
B:对
答案: 【错】
8、选择题:已知沈3井钻遇某油层顶面的标高为-1900米,钻遇断点标高为-1960米,那么该井钻遇断层上盘的油层。( )
选项:
A:错
B:对
答案: 【错】
9、选择题:在某一近距离井组间存在断层,若断层两侧油藏折算压力和油水界面一致,就预示该断层可能开启。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对】
10、选择题:对置封闭是断层两侧砂岩与具有高排替压力的低渗透泥岩类对置。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对】
第八章 章节测试
1、选择题:岩性遮挡油藏原来埋藏适中,具有一定的压力,后因断裂作用上升,其原始压力仍保存下来形成( )。
选项:
A:大气压力
B:正常压力
C:低压异常
D:高压异常
答案: 【高压异常】
2、选择题:
研究异常地层压力时,常用压力系数或压力梯度来表示异常地层压力的大小。若某油田L油层测得压力系数为1.35时,该油田具有( )。
选项:
A:正常压力
B:大气压力
C:低压异常
D:高压异常
答案: 【高压异常】
3、选择题:某新钻油井,井口海拔100m,钻遇M油层厚度40m、油层顶面海拔高度为 -1600m,测得油层中部压力为15.9936×106Pa,油的密度为0.85×103kg/m3。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( )
选项:
A:该井钻至M油层顶面的井深为1720m。
B:可以自喷
C:不能自喷
D:该井中油柱上返高度为1720m
答案: 【可以自喷】
4、选择题:某油藏的油水界面海拔高度为-1650m,L油井为第一批探井,井口海拔为100m、油层中部井深为1675m,实测得油层中部原始地层压力16.072MPa、油的密度为0.8×103Kg/m3,g=9.8m/s2。以油水界面为折算基准面,求得的A井折算压力为( )。
选项:
A:16.5 MPa
B:16.75 MPa
C:16.66 MPa
D:17.2 MPa
答案: 【16.66 MPa】
5、选择题:有供水区无泄水区的背斜油气藏中,关于原始油层压力分布规律的表述中,正确的是( )。
选项:
A:构造顶部压力高,翼部压力低
B:气顶部分压力和油气界面压力差大
C:流体性质与原始油层压力分布无关
D:油层中部海拔相同的水井和油井,原始油层压力相同
答案: 【构造顶部压力高,翼部压力低】
6、选择题:一个油气田在勘探开发的不同时期,其工作对象、主要任务、工作方法不近相同,在( )以钻井为主要手段,发现工业性油气流后,可计算出( )。
选项:
A:区域勘探阶段
B:探明储量
C:滚动勘探开发阶段
D:资源量
E:预测储量
F:预探阶段
G:开发阶段
答案: 【预测储量;
预探阶段】
7、选择题:下列给出条件中,( )是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必不可少的参数。
选项:
A:原始地层压力
B:有机质丰度
C:油层有效厚度
D:含油面积
答案: 【油层有效厚度;
含油面积】
8、选择题:通过( )等方法,可以确定油层有效厚度的物性下限。
选项:
A:经验统计法
B:含油产状法
C:钻井液浸入法
D:测试法
答案: 【经验统计法;
含油产状法;
钻井液浸入法;
测试法】
9、选择题:油藏单储系数是指油藏内单位体积油层所含的地质储量,其值与下列( )等参数有关。
选项:
A:含油饱和度
B:有效孔隙度
C:原油体积系数
D:原油密度
答案: 【含油饱和度;
有效孔隙度;
原油体积系数;
原油密度】
10、选择题:油层有效厚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:一是油层内具有( ),二是在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( )。因此,有效厚度主要受油层的( )等因素的影响。
选项:
A:可供工业性开采
B:储集物性
C:可动油
D:含油饱和度
答案: 【可供工业性开采;
储集物性;
可动油;
含油饱和度】
11、选择题:地层压力是指作用于岩层孔隙空间内流体上的压力。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对】
12、选择题:地层上升剥蚀,但原有油藏未受破坏,仍保持原始油藏压力。相对现今地表,该油藏压力出现过剩现象。 ( )
选项:
A:错
B:对
答案: 【对】
13、选择题:有供水区无泄水区的背斜油藏中,若A井和B井的油层中部海拔相同,且均为油井,则两井的原始油层压力相同。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对】
14、选择题:在油层未被打开之前所具有的地层压力称为目前油层压力,它的分布受油层埋深和所含流体性质的影响。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错】
15、选择题:地层内流体始终从地层压力高的地方流向地层压力低的地方。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错】
16、选择题:可采量是指从油气的原地量中,预计可采出的油气数量。在已发现的情况下,称为可采储量,可细分为技术可采储量和经济可采储量。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对】
17、选择题:通过油藏描述研究,M油藏已经确定了如下参数:含油面积为10km2,平均有效厚度为8m,单储系数为18.0 (104t/km2.m),该油藏石油地质储量为1440×104t。( )
选项:
A:错
B:对
答案: 【对】
18、选择题:实际的油水界面并非整齐、截然分开的水平面,是一种渐变的过渡接触关系。通常,构造倾角越陡,储层物性越好,则越有利于油水的垂向分异,因而形成的过渡带厚度也就越薄。( )
选项:
A:错
B:对
答案: 【对】
19、选择题:探明地质储量是经评价钻探证实油气藏(田)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经济效益后,估算求得的、确定性很大的地质储量,其相对误差不超过±50%。计算该级别地质储量时,已完成评价井钻探,且有单层或分层试油资料、钻井资料校正的大比例尺油气层顶面构造图,并已查明了储集特征及油藏类型。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错】
20、选择题:实际的油藏中,油水界面是一种渐变的过渡接触关系,油水过渡段的厚度常与岩性均一程度、渗透性差异、油水密度差及分异程度、构造倾角、油藏形成时间等有关。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对】[/$]
《2021知到答案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 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》由本站整理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tiku56.com/zhihuishu/433668.html